平版印刷(中级)
成单位:艺术传媒学院
高级工操作考核参考答案
46、串墨辊幅度调整及说明对印件墨色的影响。
串墨幅度大,轴向打墨越均匀,有利于墨色的均匀,不易出现油墨不匀现象。串墨幅度小,则正好相反,油墨不易均匀,易出现印刷品油墨不匀现象。
47、着墨辊压力调节并说明着墨辊压力不当对印件的影响。
先调:串与着
后调:着与版
调节方法有哪些:墨杠法、钢片法等,要说出如何操作。
调节注意事项:不能损坏印版,两边压力一致,调后要锁紧。
着墨辊压力过大:印版磨损快,易掉版;网点扩大严重;糊版;暗调层次并级。
着墨辊压力过小:印版不着墨;印版着墨不匀;印刷品印迹浅淡发虚;前后墨色深浅不一。
48、重影的种类及造成的原因有哪些。
重影种类:来去重影,上下重影,斜向重影等。
原因:橡皮布未绷紧;咬纸牙咬力不足;纸张伸缩变形;纸张起皱;纸张交接故障等。
49、条痕的种类及造成的原因有哪些。
墨杠与水杠
墨杠原因:着墨辊压力过大;印刷压力过大;墨辊不圆或磨损;墨辊传动齿轮磨损;滚筒传动齿轮磨损;齿轮轴承磨损等。
水杠原因:着水辊压力过大;串水辊齿轮磨损;着水辊与串水辊压力过大。
50、粘脏造成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原因:印迹油墨太厚;印刷品堆叠过高;纸张过于平滑;油墨严重乳化;油墨慢干;印刷没有喷粉;
办法:适量增大喷粉量;多加隔板,印刷品不能堆放太高;印刷时控制好水墨平衡,防止油墨过度乳化;油墨中适量加些干燥剂;选用快固型油墨印刷或者选用UV油墨印刷。
51、不干和印不上的原因。
不干原因:印迹墨层过厚;印刷油墨干性太慢;油墨乳化过量;纸张酸性过强。参考P340
印不上原因:
先印色油墨干燥剂加过多造成先印色墨过度干燥晶化。
后印色墨的表面张力和粘性高于先印色油墨,造成后印色墨反拉印不上。
52、印金、银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参考印后加工。
尽可能安排在最后一个色印刷。
金银墨实地印刷时,一般先要印底色(俗称打底),金墨一般用黄色打底,银色用白墨或浅灰色墨打底,底色油墨的黏度要高些。
为防止金银墨氧化,印完应马上过油或过胶。
水斗液PH值要接近中性(酸性不能太强)。
选用高级铜版纸或白板纸进行印刷,不能选用低质纸张印刷。
特别注意不要过底,防止粘背故障。
53、如何制定机器中修计划?
中修是在小修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般指更换胶印设备上主要磨损零件(胶辊、水辊、轴承及套筒等),由机修组负责维修,其主要内容如下:
54、PS版润湿液的主要成分和在使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般的润版液由水、酸、无机盐、亲水胶体的和表面活性物质组成。
注意事项
1.经常清洗水辊绒套上附着的油墨,使其保持良好的输水性能。
2.经常清洗水辊、水斗。
3.投放润湿粉或者润湿原液时,要精确量取,严格控制PH值。
4.保持印刷过程中润版液PH值的相对稳定。
5.尽可能采用硬度低的水。
6.机器长时间停机不用时,要把水斗里的润版液放掉,以免腐蚀水斗。
55、侧规与前规定位故障处理与排除。参考P319
1、前规定位故障
纸张早到:输纸时间过快,调慢些。
纸张晚到: 输纸时间过慢,调快些。
.前规盖板高度太低易产生纸走不到位。调为3张纸厚
前规上挡纸板过高,容易引起纸张“走过头”。调为3张纸厚
2、侧规定位故障
侧规“拉纸不到位”的原因有:
(l)纸张与侧规的定位挡纸板距离太大;
(2)侧规拉纸时间太短;
(3)侧规拉纸滚轮的压力不足,拉纸力轻;
(4)侧规上挡纸板太低;
(5)输纸台上压纸机件压力过重;
侧规“拉纸过头”的原因有:
侧规拉纸滚轮压力太大;侧规上挡纸板太高;纸张与侧规挡纸板距离太近;纸质太软等;
56、滚筒咬牙咬纸故障排除。
咬牙调节要求:咬牙牙垫的高低、前后一致;咬牙牙片的长短一致;咬牙开闭时间一致;咬牙叼力的轻重一致。
咬力调节方法:调节撑簧可改变咬牙排的总咬力,每只咬牙上的小撑簧可以个别调节咬牙咬力。定位挡块和靠山间垫入0.2mm垫片,调好后取出,如果对全部咬牙进行校正,则把全部咬牙的固定螺丝松开,由中间向两端逐渐进行,咬力的测试用0.1mm左右厚的纸放入牙片和牙垫之间进行拉度,通过固定螺丝把牙片靠在牙垫上,再调节咬力,使各个咬力均匀,最后除去定位块上的垫片。
57、润滑系统故障排除。
不出油:检查油泵及过滤器。
油压不足:检查所有油路。
同时学习润滑方式与润滑油的相关知识。
关注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