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一个国家富有朝气和干劲的担当力量,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因此,做好青年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当代大学生牢固理想信念,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以来,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导,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跟党走”系列学习和青年志愿等一系列活动,推动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不断走深走实。在此基础上,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策划和实施了“我们的英雄在哪里”特色思想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与此同时,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按照团中央推动学生会深化改革的相关精神要求,明确职能定位、改革运行机制,推动学校各级学生会向务实、高效、服务的方向进行转变,带动整个学生会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科学谋划,顺应时代精神
当前,高校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空前丰富,心智成熟度不断提高,思想状况多样,价值观念多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娱乐技术和渠道的多元发展极大提高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阈值,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逐渐落后于大学生的口味发展,无法有效引起学生的兴趣。
鉴于以上背景,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自2022年起,以思想教育工作为总抓手,决心摸索创新型的特色思想教育工作方法。学院各级部门召开专门会议、组建领导小组,制订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安排对口部门经过科学的谋划和严谨的讨论,最终确定了“我们的英雄在哪里”的特色思想教育活动。以红色英雄故事为主要内容,围绕“青春、热血、励志”为主线,创造性颠覆传统的历史故事模式,从英雄人物身上抽出最具个性化魅力的侧面,及合成一个能够为大学生接受和喜爱的“燃”向故事内容。
活动以讲座为主要形式,通过先抑后扬的方式,在大历史宏观背景下塑造英雄人物慨然亮剑,扭转乾坤的形象,用故事和热情感动大学生,起到思想教育的效果。
“我们的英雄在哪里”特色思想教育活动共分为三个部分。按照“先抑后扬”的架构,分别对应“抑”、“转”、“扬”的情绪转换和故事转折。
第一部分是“抑”通过中国近代屈辱史的讲述。这段民族屈辱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一直到抗日战争,前后近百年。讲座选择“片段式代表”的方法进行呈现,从这段历史中抽取“八国联军”、“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时事件来进行讲解。在讲述的方式上,改变传统的从引发原因到具体实施的讲解模式,并且直接通过历史书上没有详细提到的数字,简单明了概述出旧中国饱受列强蹂躏的情况。
如在提到"八国联军"时,直接列出兵力对比:日本8000人、俄国4800人、英国3000人、美国2100人、奥地利58人、法国800人、意大利53人、德国7000人,对应的清军:15-16万,义和团兵50-60万。通过这样简单的对比,将当时清政府衰弱至此的现状进行了直观呈现。
“南京大屠杀”作为本节结束部分,并没有采用数字描述,而是通过引用日军的一段直观的记载,说明了当时国人精神麻木,彻底丧失斗志后的状态,充分人说明了国运衰落到谷底的历史事实和恶果。在充分积累好情绪后主讲人引出了作为活动主旨的疑问:我们的英雄在哪里?
第二部分是“转”,主要通过讲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国家命运的转折点,此部分大学生最为熟悉的电影式方式进行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出现,如同英雄从天而降,击退黑暗力量,最终拯救世界。通过上一部分的讲述,此时听众的情绪压抑已极,当暗夜里劈过一道闪电,出现希望的闪光的时候,都非常期盼救世的英雄出现,情绪自然而然地就被调动起来。
这一部分开始出现“英雄”的具体形象,选择的是杨靖宇将军作为突出代表。这是中国近代沉沦到最低点时,仍然不放弃努力与希望的共产党人,他在万马齐喑的深幽中喊出的那句:“如果中国人都投降了,那还有中国人吗?”,既是希望,也是宣言。从这里开始,中国共产党作为大家所期待的英雄,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逆袭之路。
第三部分是“扬”,是充分释放压抑情绪,并为英雄力量所感染的阶段。这一部分从毛泽东同志的名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开始,通过对应斗争中牺牲的三位现代英雄人物,说明了“信仰,是共产党人一直坚持的东西。共产党人凭着这种坚定的信仰,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的道理。在故事的讲述中,启发大学生们对信仰和理想展开思考。
抗美援朝是中国百年沉沦后,直面列强发出的民族最强音,也是近代中国终于结束混乱与沉沦,开始走向全面复兴的重要标志。“我们的英雄在哪里”选择用抗美援朝的英雄故事作为第三部分,也是整个讲座的结尾。用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战斗英雄,将整个讲座的气氛推向最高潮,充分树立了英雄人物的崇高形象,鼓舞和激励了听众的精神意志。就在这样英雄的史诗中,结束了整个的活动。
创新模式,起到良好效果
“我们的英雄在哪里”特色思想教育活动采用以院系学生会为单位集中听取的讲座的方式,向全校师生展开。活动一经推出,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同学们在活动现场认真听取讲座内容,跟随英雄人物一起在无边的黑暗中奋起反击,拯救国家和民族。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抒发了自己的感想和情绪。有的同学自发地在宿舍展开讨论,主动前往图书馆借阅红色历史书籍进行学习,并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发表和交流心得。
本次活动进一步促进信工团学的进一步深度改革。在本次活动过程中,信工学生会组织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和活动功能,一大批学生通过信工学生会参与到活动中,充分激活了信工学生会,推动信工学生会在服务和功能上的深层次发展与变革,成为青年工作和学生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本次活动,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努力探索方向,磨练队伍,积累新时代青年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的有益经验。下一步,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将继续沿着已经开辟的道路继续深入进行研究探索,从内容上不断丰富,从形式上继续创新,争取创新建立更新的活动,取得更好的活动效果,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活动单位: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
主讲人:刘圣鹏
关注微信号
©版权所有:云博(中国)
广州校区:广州市广从九路1038号滨海校区:茂名市高地智慧城慧城三街8号
粤ICP备20000181号-1 网站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中心 | 新媒体内容审核:品牌运营中心